3月27日,北京博物館學會、中國電信博物館、中國電信北京公司,成功舉辦“智博未來·AI賦能博物館發展”論壇。來自中國文物報社、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、北京博物館學會以及故宮博物院、中國國家博物館、國家自然博物館等60余家博物館的專家學者和業界同仁齊聚中國電信博物館,分享AI賦能文博領域的經驗成效,開展主題沙龍對話,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博物館智慧化建設中的應用與發展,為推動文博行業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。
本次論壇旨在貫徹落實國家“AI+”的政策要求,探索AI技術如何拓展應用場景,賦能文博行業智慧化建設,以促進文化遺產的保護、傳承與創新。論壇面向博物館行業智能化智慧化深入交流,以AI賦能行業發展,是文博行業響應國家政策的主動選擇,更是提升自身服務質量的難得機遇,為行業智慧化轉型提供了方向。
近年來,中國電信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方向,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,積極賦能文博行業創新發展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依托息壤一體化智算平臺,開發出基于DeepSeek的文博智能講解智能體,重構講解方式,實現伴游式知識問答。該應用支持提供每秒2000個對話講解服務,超過1000件文物講解與識別服務?;诖酥悄苤v解體,中國電信博物館進行了小程序的生態重構,開發出“AR文物互動”“AR室內導覽”“數字人講解”“古籍復原AR互動”等功能,實現了在數字化互動中傳承“紅色電信精神”,邁出了博物館智慧化建設的關鍵一步。
論壇上,國家自然博物館、中國電信博物館、中國電信北京公司以及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的專家們圍繞“AI賦能博物館的痛點、路徑和未來”這一前沿熱點話題展開對話。北京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劉超英進行了論壇總結。與會嘉賓紛紛表示,這些行業前沿知識分享與成功案例介紹,為文博行業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,為博物館智慧化轉型指明了方向。